研究所課程架構分為「專業必修課程」及「專業選修課程」,畢業學分為37學分。碩士班學生需修滿必修9學分,選修21學分及碩士論文6學分,且必須有發表一篇論文在學術期刊才能畢業。本所專業選修課程涵蓋嬰幼兒發展、嬰幼兒教育、嬰幼兒健康照護、福利服務、及機構行政與管理共五大領域課程,學生可依據個人生涯發展方向選課。本所並積極推展與美國奧城大學(Oklahoma City University)建置國外雙聯學制課程。
為強化碩士班生教保第二專長能力,拓展國際視野,自106學年度起本系開設國際蒙特梭利碩士專班,以全英語授課。修畢課程通過證照及碩士學位考試,獲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 2歲6個月至6歲幼兒教師證書。
|
碩士班課程架構
﹙僅供參考-以本校教務處各學年度之課程科目表為準﹚
|
一、課程架構
本架構如圖一所示:
垂直軸部份代表是本系碩士班課程所根基的服務對象,包括幼兒本身、其家庭及社區,即由最基本之中心對象向外擴展。平行軸部分則是本系碩士班課程概念之五大要素:認知、照護、教育、福利、管理。圖中所顯示之由內而外的四個同心圓,則代表垂直軸與平行軸為兩大構面所設計出之課程內涵。
最中心為基本能力;第二個圓為專業基礎能力;第三個圓為專業領域能力;最外圓為統整學習能力。

|
二、課程規劃
(一)本所課程規劃以能訓練:
1.具學術能力之幼保專業研究發展人員。
2.托育及兒童福利相關機構之管理人員。
3.專科幼保科之師資及教育訓練等三種專業人力並依據學生個人生涯規劃之不同而作選課之輔導。
(二)每學期選課學分上、下限: 每學期選課學分下限:1學分:上限13學分。
(三)畢業最低學分為37學分。 ﹙自98學年度起入學新生適用﹚
(四)本所課程內容包括
1.專業基礎課程(必修9學分)
2.專業領域課程(必修9學分)
3.碩士論文(必修6學分)
4.選修科目(至少13學分)
(五)本系所課程核心能力
1.嬰幼兒照顧專業能力
2.嬰幼兒教育專業能力
3.教保專業倫理與良好工作態度
4.進階教保服務與行政經營管理的能力
5.進階教保研究與永續發展的能力
6.自我成長、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7.關懷生命及健康生活的態度與能力
8.多元化科技應用的能力
★其主要課程內涵如下所示:
必修課程
1.專業基礎課程(共9學分):
自98學年度起,原「專題研究甲(必修)、專題研究乙(選修)」,調整為「專題研究」(選修)
2.研究方法論(3學分)、進階社會科學統計(3學分)、嬰幼兒教保服務專題(3學分)
3.專業領域課程(9學分,5科中需選修3科):
嬰幼兒發展專論(3學分)、嬰幼兒教育專論(3學分)、嬰幼兒健康照護專論(3學分)、嬰幼兒福利服務專論(3學分)、
托育機構行政與管理專論(3學分)
4.碩士論文(6學分)
選修課程:至少13學分(依據學生之生涯規劃方向輔導選課)
領域 |
科目名稱 學分數 |
備註 |
嬰幼兒發展領域(一) |
嬰幼兒行為輔導研究 3
個人發展與家庭關係 3
特殊嬰幼兒發展與輔導 3
嬰幼兒發展與學習評量 3
|
適合所有學生 |
嬰幼兒教育領域(二) |
教學理論與實務探討 3
嬰幼兒教保模式研究 3
課程發展與評鑑 3
嬰幼兒遊戲研究 3
|
適合以教育工作為職業導向之學生 |
嬰幼兒健康照護領域(三) |
嬰幼兒身體評估研究 3
嬰幼兒營養與膳食研究 3
兒童保健政策研究 3
優生保健研究 3
|
適合以托育工作為職業導向之學生 |
福利服務領域(四) |
兒童福利政策研究 3
社會工作實務研究 3
各國托育問題探討 3
兒童保護服務研究 3
|
適合以兒童福利工作為職業導向之學生 |
機構行政與管理領域(五) |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 3
教保實務管理 3
人力資源管理 3
領導與溝通 3
|
適合以機構管理工作為職業導向之學生 |
一般選修 |
質性研究 3
專題研究 1
親職教育研究 3
資料分析 3
教育政策 3
|
適合所有學生 |
備註:
有關「專題研究」課程名稱,調整說明【經本校教務會議(98.4.1)之重要決議事項】:
1.將原有之「專題研究甲」(必修1學分)與「專題研究乙」(選修1學分),調整為「專題研究」(選修1學分)。
2.有關研究生「專題研究」教師授課鐘點之合計方式修正為:碩士生,凡學生修習「專題研究」教師鐘點給付以1次為限,教師指導每位學
生給付鐘點費用方式,以1學分1小時合計鐘點數。且每位老師每學期以收3名學生為限,超過3名學生仍以3名計。如學生須更換指導教授
鐘點給付至多以1次為限。
三、碩士班課程開科目
入學 |
一年級 |
二年級 |
選修科目 |
學期 |
科目名稱 學分 |
科目名稱 學分 |
科目名稱 學分 |
上學期 |
進階社會科學統計 3
嬰幼兒教保服務專題 3
*專業領域課程 3
選修 3
小計 12
|
*專業領域課程 3
選修 4
小計 7
|
親職教育研究 3
嬰幼兒教保模式研究 3
嬰幼兒營養與膳食研究 3
特殊嬰幼兒發展與輔導 3
專題研究 1
個人發展與家庭關係 3
領導與溝通 3
兒童保護服務研究 3
教學理論與實務探討 3
優生保健研究 3
各國托育問題探討 3
兒童福利政策研究 3
教保實務管理 3
資料分析 3
嬰幼兒行為輔導研究 3
嬰幼兒身體評估研究 3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 3
課程發展與評鑑 3
質性研究 3
嬰幼兒遊戲研究 3
嬰幼兒發展與學習評量 3
人力資源管理 3
社會工作實務研究 3
兒童保健政策研究 3
教育政策 3
|
下學期 |
研究方法論 3
*專業領域課程 3
選修 3
小計 9
|
碩士論文 6
選修 3
小計 9
|
|
備註:
1.本所畢業最低總學分:37學分(含專業基礎必修9學分;專業領域課程9學分;碩士論文6學分;選修至少 13學分)。
2. *專業領域課程:「5科中需選3科」共9學分。
|
四、本所研究生補修課程及抵免研究所學分規定
(一)研究生補修大學部課程相關規定:
-
專業核心科目授課老師可視學生能力有權要求學生補修大學部必要的專業科目領域
-
所補修學分不列入研究所畢業總學分之計算。
(二)本所研究生至他所或他校研究所修課及學分抵免規定:
-
於本所修業第二學期起,經所長簽名同意後可至本校其它研究所或至他校研究所修課,其修課及抵免事宜將由所長與開課教授共同輔導之。
-
可抵免之學分數:每一學期以三學分為限,最多共可抵免6學分。
﹙三﹚為鼓勵及提昇本所研究生的學術研究風氣與能力,自九十三學年度起入學之本所研究生,畢業前需於相關研討會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乙篇始得畢業。
註:96學年度第9次(97.5.12)系務會議決議通過說明如下:
1.相關研討會或學術期刊發表,須經匿名審查通過且口頭發表為原則,作者序只採認 第一、第二作者。
2.自96學年度入學之研究生,赴國外發表或參與國際研討會有審查通過證明及本所舉辦之「托教論壇論文發表會」評定為海報發表者
亦可視為畢業前的論文發表,他校之書面(海報)發表不予採認。
(四)97學年度起入學之研究生,須於該年度之暑假修習基礎科目「初等統計」2學分、「研究概論」2學分及格後,
方得修習「 進階社會科學統計」以及「研究方法論」。
106學年度起入學之研究生,須於該年度之暑假修習基礎科目「初等統計」2學分方得修習「 進階社會科學統計」。
上述基礎科目未包含於本所畢業應修37學分數內。上述課程將於本校進修推廣部另行開課,繳交學分費,
於暑假期間採密集方式上課,詳細內容另行公告通知。
(五)97學年度入學研究生需參加「Seminar」專題講座課程,講座時間另行公告。
五、碩士班課程地圖
必
|
領域名稱
|
一年級
|
二年級
|
職涯進路
幼保專業研究發展人員
托育及兒童福利相關機構之管理人員
專科幼保科之師資及教育訓練專業人力
|
選
|
上學期
|
下學期
|
上學期
|
下學期
|
專業必修
|
專業基礎/核心
|
進階社會科學統計
|
研究方法論
|
嬰幼兒發展專論
|
嬰幼兒福利服務專論
|
嬰幼兒教保服務專題
|
|
嬰幼兒健康照護專論
|
|
嬰幼兒教育專論
|
|
托育機構行政與管理專論
|
|
碩士論文
|
|
|
|
碩士論文
|
專業選修
|
(一)嬰幼兒發展領域
|
個人發展與家庭關係
|
嬰幼兒發展與學習評量
|
特殊嬰幼兒發展與輔導
|
嬰幼兒行為輔導研究
|
(二)嬰幼兒教育領域
|
嬰幼兒遊戲研究
|
嬰幼兒教保模式研究
|
課程發展與評鑑
|
教學理論與實務探討
|
(三)嬰幼兒健康照護領域
|
嬰幼兒身體評估研究
|
嬰幼兒營養與膳食研究
|
優生保健研究
|
兒童罕見疾病專題研討
|
|
|
兒童保健政策研究
|
|
(四)福利服務領域
|
兒童福利政策研究
|
社會工作實務研究
|
各國托育問題探討
|
|
|
|
兒童保護服務研究
|
|
(五)機構行政與管理
|
教保實務管理
|
人力資源管理
|
領導與溝通
|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
|
一般選修
|
|
親職教育研究
|
專題研究
|
資料分析
|
全英語教保專業選修
|
幼兒學習與輔導
|
幼兒語言及閱讀發展
|
蒙特梭利教材設計與應用I
|
蒙特梭利幼兒園實習
|
幼兒感官動作教育
|
幼兒數學
|
蒙特梭利教材設計與應用II
|
|
幼兒知覺發展
|
|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專題I
|
|
|
|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專題II
|
|